王垕一愣,他這兩天都在忙馬鈞的事,果然不知毛玠出走一事。
曹操嘆氣道:“我還是東郡太守的時候孝先(毛玠)就投奔於我,我與他交談甚歡。
“他說現今國家分裂,君主流離,百姓居無定所,飢餓流亡,國家沒有能維持一年的儲備,百姓也沒有安定的心思,這種狀況是難於持久的。我應當擁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於耕植業,積蓄軍用物資,這樣,稱霸稱王的大業就可以成功了。
“他是第一個勸我稱霸天下的人,沒想到就這樣離我而去了。”
王垕不解:“為何他要走呢?他的身後又沒有家族掣肘。”
曹操無奈道:“因為他是士啊,他不認可《求賢令》的標準,更加不理解開科考試選拔人才的道理。”
這就是標準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了。毛玠謙謙君子,有謀略,能辦事,本是曹操身邊很重要的謀臣。王垕與其相處不多,但也知其才華。
但毛玠抱著察舉制不放,認為只有奉行察舉制才能選拔出合格的人才,不認可考試選材的方式。開始還好,毛玠知道尚書檯準備在秋後考試求才,卻並沒有在意。可當曹操找到他,讓他主持秋後的第一次科舉後,毛玠終於醒悟了過來。
因為這時他才發現一切都是曹操的本意,曹操已經看不上大漢實行了將近三百年的察舉制,反而想要應用考試這種“非正道”來選拔人才。
毛玠和曹操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兩人關於什麼才是人才的標準,察舉制和科舉制之間的優劣辯論了數日,最終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毛玠只能選擇辭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