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距今已四千餘年了,他的一條引水主渠道竟與南水北調路線驚人的相似。不過,前者是為了排水洩洪,而後者卻是為了引水濟旱,正好掉過個來。
大禹的足跡遍及九州,治水規模浩大,但其中最主要的工程還是在黃河流域。關於黃河的疏導路線,《尚書•禹貢》中有一段經典論述如下:“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禹貢》一文中描述的這條河,被稱為禹貢大河。如上所述,黃河從上游甘、青兩省交界處的積石山,一直到下游的洛汭,就是洛水注入黃河的交匯處,(位於河南洛陽東)黃河流經路線從古至今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古今學者也沒有多少爭議;但是黃河過了洛汭以後,大禹究竟把它引向了哪裡,後世卻出現了不同的理解,眾說紛紜。其中的關鍵問題,就出在上述引文中提到的“大伾”上。
大伾山有兩座。一座在河南省的浚縣,位於京深高速以東的平原地帶;另一座在鄭州以西的滎陽縣,地處黃土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度帶上。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禹貢河是經過浚縣大伾山向北延伸,最終進入大陸澤的。
但是,這種說法矛盾較多,經不起推敲。其一,浚縣大伾山和位於邢臺市任縣、鉅鹿的大陸澤,都處於同一經度上,是正南正北方向;而華北平原的地勢是西高東底,從大伾山向大陸澤引水分洪,不如向偏東北方向直接導洪入海來的順暢。實際上,大禹確實從浚縣大伾山向北開挖了一條分洪渠,但它沒有注入大陸澤,而是和古漳水匯流後,經過河北的曲周、臨西,在清河一帶折向東方,直接流入渤海。臨西縣有一處古堤,人稱鯀堤,傳說是鯀、禹治水的遺蹟。後經挖掘鑑定,說是宋代留存。作者認為,這個鑑定並不能否定鯀、禹時期在這裡修過大堤,因為洪水潰堤後,大堤往往會被夷為平地,甚至會衝出一個大坑,人們不得不就地重建新堤,原始的遺存當然就挖掘不到了,而它原來的稱呼卻演習了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