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不悔給出的籌碼很足,而且也讓白瑾瑜無法拒絕。
但給出的條件也同樣苛刻。
其一,同意墨家學子以墨者的身份在離國的每一寸國土上行走,並給予墨者足夠的尊敬以及待遇。
其二,在國家層面認可墨家學術,允許墨家在離國招收學子,建設學堂,並且批准建設學堂的土地。
兩個要求看似簡單,但如果白瑾瑜同意,那離國與墨家就徹底變成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特別是承認墨家學術,這幾乎就相當於徹底得罪儒家,以後離國再休想有儒士入朝為官。
不過白瑾瑜與儒家本就鬧得不歡而散,這倒不是大問題。
鄧不悔也是看中了這點才敢提出這樣的要求。
讓白瑾瑜為難的反而是看起來最簡單的建立學府招收弟子。
驅趕了儒士,白瑾瑜卻不想墨者變成第二個儒家掌控朝綱。
明明是離國之人,卻只當自己是個儒生。
王允下令後便不顧國將傾覆,毅然離開,簡直就是一群白眼狼。
思索良久,白瑾瑜才開口道:“這些要求我都可以答應,但唯有建設學府一事,我也有個條件。”
鄧不悔料到自己的條件會被反駁,但沒想到反駁點卻是在建設學府上:“請講。”
“我同意墨家在離國開設學堂,但墨家學堂只能招收完成義務教育的學子。”
白瑾瑜預計的義務教育為六年,七歲入學十三歲結業。
到時候即便入了墨家學堂,至少對國、對角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概念,即便到時候離國再與墨家鬧掰,至少也不會出現現在這樣尷尬的情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