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章 《黎文僖集》——黎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黎淳,湖廣華容人,字太樸,號樸庵,學者稱為樸庵先生,今勝峰鄉龍秀村人。博學多才,尤以經史著稱,除參與修撰《大明一統志》外,著有《龍峰集》、《明試錄》、《黎文僖集》等傳世。

黎淳,少有大志,曾作《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體,一點芳心未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是由名聲大振。鄉試中舉,翌年中進士,殿試點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參與撰修《大明一統志》。

憲宗即位,黎淳擔任為皇帝講解經史的職官,升任太子宮中的左諭德,負責對皇太子的諷諫規勸,修成《睿皇帝實錄》,升左庶子。修成《續資治通鑑納目》,升任掌管太子東宮內外事務的少詹事。

黎淳當年赴京參加禮試,同伴們惡作劇,唆使一妓女在酒樓呼叫他的名字,黎淳走上酒樓,從容吟道:“千里邀遊赴帝京,忽聞樓上喚黎淳。狀元自是天生定,先遣姮娥報我名。”這兩首詩前者反映他人小志大,後者表明他科場奪魁的堅定信心。

明代潛江八景之首的東城煙柳,縣河決口時被洪水吞沒,縣丞李鏞堵口復堤,又在景點原址重築了“廣三尋,崇二仞,袤八百餘丈”的新堤,為恢復東城煙柳原貌,沿堤岸夾樹榆柳,通車馬,便往來,取名曰花封堤。就為了一段斷堤、一處勝景的修復,狀元黎淳來到了潛江,親臨現場看後,寫了兩首名曰《花封堤》的詩,對李鏞稱頌備至。就是這個科場上的驕子,朝廷的大員,皇帝的近侍,曾經遠離京城來到潛江,留下了詩作五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