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徵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施耐庵,其祖上曾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其父以鍛造舟木為業,施耐庵此人秉承了祖上文人賢士的才氣,自幼好博覽群書,文化造詣極為深厚,十九歲時便考上秀才,但其為人淡薄,不好功名利祿,從不將中榜題名作為人生志向,所做之事皆由心而出,順其自然,故而年近三十六歲,才考中進士,與之後的明朝重臣劉伯溫同期中榜。然而施耐庵與劉伯溫的仕途,可謂是南轅北轍,施耐庵生性剛正不阿,看不慣官場爾虞我詐的行事風氣,縱然也學不會曲意逢迎的一派做法,所幸辭官雲遊四海,倒是樂得自在。
施耐庵鮮為人知的事,他還是一位有著高超醫術的良醫。施耐庵曾一度居住在江蘇興化城裡。當時,有一病人叫顧斐,患病數月,面黃肌瘦,神情恍惚,整日口中不斷念叨著“五月豔陽天……”。經多名郎中診治,都認為病人脈搏微弱,舌苔焦紅,系肝火太旺之故,均開了去火之方。然而顧斐服用後,病情非但不見減輕,反而日甚一日。如此怪病,使得施耐庵亦感到一時難以對症下藥。一日,他坐在顧斐的床前,冷靜仔細地觀察著病人的病情和神態變化,當病人自言自語“五月豔陽天”時,便立即對上了一句“三春芳草地”。奇蹟在瞬間出現了,病人精神開始振奮,並喜形於色,且口中又吟出一句“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施耐庵又對上一句“冷水酒一滴,二滴,三滴”。這時,病人的病容蕩然無存,掀開被子,起身下床,鄭重地給施耐庵施一禮後說道:“山石巖前古木枯,此木即柴。”施耐庵稍一思索,即時對上了“白水泉中月日明,三日是晶。”至此,病人便痊癒了。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