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貞,字元春,號貧樂,一號石戶農,分宜防里人,理學家、文學家。他做學問的出發點,開始同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做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美夢;但元朝廷祜間兩次考舉人落榜後,則絕意功名,不樂仕進,株守家中讀書著述,或是設席課徒,傳授知識。
歐陽貞,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淹貫經史,又外出拜揭奚斯、夏鎮為師,發憤讀書,以後工古文詞,做了小官,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正下太亂,便辭官回家。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政局穩定後,他才出頭露面,開始參加江西鄉試,中第一名解元,從此又進入仕途,先後做了考城、扶溝主簿。幾年後,因年將花甲,便請求回鄉。
六十五歲那年,考中了進士,僅僅是取個“學歷”而已,重回家鄉,他在家鄉里幹些什麼?一是“求老農學鋤耨,性拙而力弱,工倍而食鮮,故益貧,雖貧亦未嘗以為苦”;二是“喜遊遨,每佳山林好風月,同心者邂逅,杯酒從容,即高談郎詠,旁者無人”;三是在“自坐自行中有會悟”,則廢寢忘餐,吟詩著文,所著有《周易問辨》三十卷、《史提鉤》七十卷。詩文有《餘學初集》、《龍江叢稿》、《東齋寓錄》、《貧樂集》。
寫了篇《貧樂齋自贊》,其詞曰:天能貧吾身,而不能貧吾心;吾能樂吾心,而不樂吾身。貧吾身固不樂,樂吾心斯不貧。人皆以身不貧者為樂地,吾獨以心不樂者為貧民。噫,樂果何人?貧果何人?這是作者自我解剖人生觀,用哲學語言,闡述自己對貧與樂的看法。作者是個甘貧窮的樂觀主議者,從貧與樂說到身與心。在他看來,人的身與心這兩個東西,心更重要。如果維護身子與維護有顆善良的心發生矛盾時,應儘可能維護後者。因此,“天能貧吾身”,天能夠使我少吃少穿,身子受到折磨,“而不能貧吾心”,不能我的良心受到損害。樂心與樂身往往發生矛盾,這矛盾一旦發生,那就“吾能樂吾心,而不能樂吾身”。請下載小說app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