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鎮關中——衛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衛覬,字伯覦,其名與字的對應當取自“覬覦”一詞,《三國志》作伯儒當為近音誤傳。河東安邑人,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晉朝太保衛瓘之父。少年早成,以才學著稱。司空曹操闢為屬吏,歷任茂陵縣令、尚書郎、治書侍御史。負責鎮守關中,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關中做好準備。魏國建立後,擔任侍中,主掌典禮制度,遷魏國尚書,準備漢魏禪讓之事。曹丕稱帝后,拜為尚書,封為陽吉亭侯,負責監修國史和諫議朝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後,進封閿鄉侯,太和三年,去世,諡號為敬。著有《魏官儀》等。

衛覬少年早成,以才學見稱,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屬吏、茂陵縣令、尚書郎。官渡之戰即將爆發,但此時荊州牧劉表答稱支援袁紹,而關中諸將亦保持中立,坐觀成敗,曹操因益州牧劉璋與劉表有嫌隙,命衛覬為治書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劉璋出兵牽制劉表,以避免劉表出兵擾亂後方,但當衛覬經過長安時,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唯有留在關中。

當時北方稍定,董卓亂政時,逃離關中的人民都回到故鄉,關中諸將就引他們為部曲,增強自己力量,衛覬就寫信給荀彧說:“關中縣是個豐腴富饒之地,前些時候因兵荒馬亂,百姓流亡到荊州的有十萬餘戶。聽說老家已經安定下來,這些人都盼望著早日返回家鄉。可是回來的人卻找不到活兒幹,各路將領便競相招納他們做為自己的私兵。因為各郡縣的力量薄弱,無法與他們抗爭,所以各路將領的勢力就逐漸強大起來。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軍隊就成了後患。鹽,是國家的寶物,自戰亂以來未加管理,發放散亂。如今應該像從前那樣設專人監賣,再拿賺到的錢買些米,如果有歸來的百姓,就把米供給他們,鼓勵他們辛勤耕作,積累糧食,以使關中重新富裕起來。遠方的百姓聽說了這些事,也一定會日夜兼程,爭先恐後競相回趕。再派司隸校尉留治關中做為主將,那麼就可以逐漸削弱各路將領的勢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強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來,這可是強本弱敵的好事啊!”荀彧把衛覬的建議報告給曹操,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開始派謁者僕射監督鹽官,派司隸校尉管治弘農,等到關中各地照此執行以後,曹操就把衛覬召了回來,提拔他為尚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