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
楊阜在三國演義裡,著墨不多,因為羅貫中揚劉貶曹的立場,把楊阜輕描淡寫,實際上,以楊阜的智、勇、忠、義、廉、直,即使不能與諸葛亮寺馬懿相比,也應該和陳群、顧雍、二張等相比。楊阜早年就與同郡的尹奉、趙昂聲名在外,一起在涼州擔任從事,袁紹發動官渡之戰,楊阜為涼州牧韋端所派,到了許昌,被任命為安定長史。自許昌回來,關右各位將領問他袁紹和曹操誰會勝利,他說:“袁公寬厚但不果斷,喜好謀略但缺乏決策,不果斷就沒有威嚴,缺乏決策就會誤事,現在雖然勢力強大,然終究不會成就大業,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斷應變豪不猶豫,法令統一而軍隊精良,能使用不循常規的人,所任用的人都各盡其力,他必定是能成大事的人。”他並不想任長史官,就辭職了,韋端又徵召他為太僕,韋端兒子韋康任刺史,又徵召他為別駕。後被舉薦為孝廉,在丞相府供職,州里上表把他留在州里參謀軍事。
楊阜為什麼恨馬超?《三國志·魏書·楊阜傳》裡有記載,這兩人確實有仇。楊阜此人的特點是道德高尚,剛正不阿,而且有遠見卓識,他與馬超結仇要從戰敗渭南說起。當時曹操在後面追殺馬超,但馬超已經逃到少數民族地區,曹操就想收兵。楊阜這時就認為應該多派兵駐守隴上郡縣,防備馬超帶著少數民族士兵來襲擊,曹操也想如此,無奈分兵乏力,只能作罷,只在當地留下楊阜。後來馬超果然率領萬於少數民族士兵來攻城,此時楊阜手裡只有千餘人,但還是竭力守城,這場仗打了八個月,援兵還沒有到,被派出求救的別駕閻溫也被馬超所殺,這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城裡的刺史和太守終於崩潰,準備投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