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馬林很早就像進行產業調整了,升級經濟結構。但問題是,這個年代嚴重缺乏勞動力。在種田的農夫都很缺乏的情況下,發展工業是不理智的。因為,沒有多餘的人口。
總管發展工業的地區,都是農業人口富餘的地區。比如佛蘭德地區,自古以來就人口稠密,有富餘的勞動力去從事毛紡業。義大利也是,山多平原少,人口又稠密,有富餘勞動力去當工人。後來的英國,也是受益於圈地運動,有大量失地農民,所以才發展起了紡織業,還搞起了殖民地開發。
所以,時也命也,歷史真的是充滿了偶然性,沒有什麼規律可講。法國就是因為農業條件太好,所以,法國人缺乏對外移民的動力,導致在殖民地競爭中輸給了英國。而英國圈地運動這種很缺德冒煙的行為,反而刺激了工業的發展和殖民事業。同樣地,華夏中原王朝,因為本土啥都不缺,也缺乏海外探索的動力,加上儒家的保守,所以也失去了殖民擴張的機會。最終,等華夏發展起來後,驀地發現——貌似,全世界都被白人佔據了。而身邊的幾個黃種人國家,日韓還是二五仔……
在農業人口都不足的情況下,搞工業,肯定會損害農業。而農業是根本,農業不行,人都餓死了,搞球的工業?所以,馬林再想著發展,也得等弄到幾十萬毛子當農奴後,才能把原本北海國的農夫們解放出來,讓他們成為工匠、工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