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止會盟都最後僅確定了兩件事,一各國共同擁戴姬鄭,匡靖王室,二勘定史書,為申生正名。
其中為申生正名之事並不在盟約規定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各國諸侯願不願意為申生正名,全憑自願,齊國不多做強求。
這大概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原本按照齊國君臣的打算,是準備把申生打造成一面展示齊國仁義的旗幟,現在只能草草收場,鄭伯的離去已經讓齊國君臣無心他顧。
自家的後院起火,當務之急是滅火。
憑藉齊桓公和管仲等人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難猜出,鄭伯逃盟的背後有天子的影子,更有大國相助。
不然,鄭伯絕對是沒有這個膽子背叛齊國的,齊國的伯主地位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經過無數血與火的考驗,一刀一劍,一戈一矛,踩著無數人的屍體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
在齊國稱霸之前,鄭國也好,宋國、魯國也罷,這些中原的老牌強國對齊國並不服氣,於是齊國口含仁義,手持刀劍一步一步逼著他們不得不服氣。
但這種服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中原的老牌強國對齊國實則是口服心不服。
想當初都是地位相當的兄弟,彼此之間雖然有些恩恩怨怨,但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像鄭莊公死後,鄭國的小強地位不保,國力大降,鄭厲公和魯國結成聯盟攻打宋國,宋國不敵,和齊國結成聯盟共同應對鄭魯兩國的威脅,兩對聯盟勢均力敵,你來我往,各有勝負,國力基本相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