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為了寫戰爭而特意去寫戰爭小說的。我的靈感來自於我的執勤導師劉玉山——一個曾馳騁疆場的老戰士。我在無意中瞭解到他的過往,他曾經參加過對越反擊戰,在那裡度過了將近兩年的苦痛生活。時間已久,可能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已經忘卻了那段歷史,那場戰爭從開始到真正結束總共經歷了十三年的光陰,這個時間甚至比當年抗日還要多上五年。而其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由戰爭形勢帶來的環境背景,以及這些環境背景給戰士們帶來的苦痛。這是最令我欽佩的地方,無論從軍人本身而言還是從一個社會群體中的普通一員而論,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戰鬥都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情。
那場戰爭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戰士們蝸居的地方——貓耳洞,以及因為這些貓耳洞而產生的譬如“裸體戰爭”一類的一系列著名戰役。現實中,戰爭大抵是相同的,都是以極端暴力的方式去解決一連串無法協調處理的問題。但是,戰爭的背景與環境卻又基本是不同的,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戰法,不同的戰爭又促成不同的戰爭環境。再者,戰爭都是要死人的,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緊緊抓住這個主題不放的話那麼所寫出的文章無非都是大同小異了。導師給我們提到過貓耳洞,當這個詞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耳朵中時我就對它產生了一種由來的敏感。這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因其狹小的空間,惡劣的環境。導師對我們說,老山戰鬥中他們在貓耳洞中堅守了四個月,那四個月令他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正如他自己所說,“把一輩子的苦都吃了,甚至把兒子,孫子的苦都吃了!”這句話震撼了我的心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