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主動歸附的部族,楊崢還是比較人道的,為他們劃分土地,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些部族的村落都集中在軍營十里範圍之內。
強大的安全感,可以讓他們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龍耆帶回的俘虜則享受更高規格的待遇。
互相打散,分置於臨羌、山口城、歸義城、安夷、大小榆谷。
在明晃晃的刀矛保護下,俘虜大體還算安分。
不安分的,則成為典範,腦袋掛在西都城牆上,為西平的和平大業作反面警示作用。
除此之外,驍騎營日夜在西平各大屯田區巡視。
有反面警示,也要正面激勵。
楊崢下令各大屯田評選積極分子。
每個區有二十個名額,直接提為待歸,升為伍長什長,管理新一批的俘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很快一百六十名積極分子被選出來,受到了護羌校尉楊崢的親切接見,每人還賞賜了兩百斤糧食,讓這些人感激涕零。
也進一步刺激了奴隸們的積極性。
以前需要皮鞭伺候,刀矛壓陣,奴隸們才不情不願的勞作。
現在都是爭著搶著幹。
西北民風剽悍是一回事,但同時也比較耿直和淳樸。
人最怕的不是辛苦,而是辛苦之後,看不到任何希望。
現在楊崢給了他們希望。
為了增加人口,奴隸們也可娶妻。
絕大多數奴隸都是青壯漢子,一群糙老爺們待在一起,容易滋生歪風邪氣。
只有家庭能撫慰他們躁動的心。
如此一來,奴隸們視楊崢如同神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