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河道治理淤泥堵塞,無非就是兩個,一是行船拖淤,二是將船固定於疏浚河段,用繩系拖具,以滑車來回絞拖。
當然,在這些東西沒有出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人力浚淤,在實施過程中,由於這些疏浚措施簡單,其作用極其有限,只在解決區域性短河段積淤。
趙德昭這次畫出來的東西,除了前面兩個方法,浚船鐵犁和混江龍等,這種東西都是一等一的治水手段。
當然也有缺點,比如浚川耙明顯發力不足,水淺還能一用,水深就會導致拉不動,甚至還會側翻,平頭園船也和它有相反的毛病,只能在水落時登灘挑挖,水漲則乘船淘爬。
不過也不能否定它,在趙德昭看來什麼東西都有缺點,你不能一味看他的短出,而且這兩個還可以互補,這就是他為何將歷史上為人詬病的浚川耙也搞出來的原因之一。
既然有缺點,咱們改進就是了,人類社會文明還不是一步步走過來的,一口吃不下兩個胖子。
趙德昭也想直接把後世現代治理河道大型機械搞出來,可這明顯就不現實。
潼關府衙大堂,數十個人手中各一份圖紙來回交叉觀看,最後都落在陳雲乾和陳承昭兩人手中。
陳承昭兩人低著頭交換自己的想法,要說這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別人可能懵懵懂,他們兩人一位是都水監一位是工部郎官,前者不必多說,後者對於這些機械之物更為清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