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文化差異的關係,在一部分西方影評人眼裡,華夏電影都是不太受待見的。
特別是那些擰巴的文藝電影。
譬如,王帥曾經在戛納上獲過提名獎的電影《十七歲的禮物》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在華夏文藝圈裡被奉為經典,很多導演看完以後都交口稱讚,覺得裡面的時代背景很厚重,讓人忍不住就潸然淚下。
但是,國外的口碑卻很平平,甚至很多影評人在爛番茄上給這部電影打了1星的爛成績。
他們無法理解角色的思想和行為,更無法理解那些導演希望從角色和故事裡要展現或表達什麼東西,甚至劇情的那一部分催淚點,他們反覆看了幾遍,依舊看不明白。
他們只覺得演員很鬧騰,突然生氣,突然哭,然後又突然和好……
鬧騰鬧騰著,這電影就莫名其妙結束了。
他們看得莫名其妙。
那是一種文化割裂感。
《十七歲的禮物》獲得了戛納提名卻沒有獲獎,最終敗給了一部名叫《戈爾維婭》的反戰片。
大環境的原因,畢竟03年那會,老美某個高階領導在眾目睽睽下拿著一袋洗衣粉,帶著一批嚼口香糖計程車兵衝進了一個國家找違禁品,士兵們找了四十多天以後,終於找到了很多瓶能放廢棄口香糖的易拉罐,興高采烈地宣佈“特別任務”結束。
很多電影人當時敢怒不敢言,在事情過去半年後,終於用電影的形式來批判著這一場“洗衣粉特別行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