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氣爽,東京城滿城丹桂飄香。
這美好的風景中,大宋好訊息也是一個接一個。
首先就是耗時半年的黃河政治已經初見成效。除了各處決堤都已經堵上之外,趁著這一次水災,蘇遲也開闢除了兩條分流。
北流在洺州、胡蘆河方向開鑿出一條分流,從大名府開始,兩條河流就奔向了不同的方向,最終一同在白溝河出海。
東流則另外開闢了德州、無棣一線,這條分流最像後世黃河的水道,從山東出海。
這個時代,黃河的分流還是比較多的,在洛陽方向,還有一條分流向南,奪泗入淮。
趁著這一回水災,大宋算是部署出了五條黃河分流,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佈局,但卻是當下最穩妥的方案。先分殺水怒,讓黃河年年決堤的情況緩和一下,然後大宋全力以赴政治黃河。
雖然三易回河過往的經驗十分慘痛,但要解決黃河氾濫的問題,大宋還是要堅定決心,第四次改易黃河河道。
只是這一次,大宋要籌備許久,動用最先進、最科學的手段,投入天量資金,為黃河找到最合適的水道。
為了爭取時間,蘇遲在河北一直在興修堤壩,如今已經綿延數百里。
為此大宋動用的軍隊、民夫規模已經達到隋煬帝第一次討伐高句麗時的三分之一。
但與大隋興兵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民夫兩倍之,導致大隋國家動盪不同,這一次大宋在河北的全力賑災並沒有出現嚴重的民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