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房寰免官後數日,林延潮與于慎行一併前往文淵閣向內閣稟事。
林延潮之前的殿試文章裡言,唐朝宰相裴度向天子奏請在相府私宅裡召集天下英才商議國事。
這是因為當時裴度要平叛,不可能一一向天子奏事,所以將議事權集中在自己手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裁撤宰相,設立六部,就是為了防止二元化政治。
廢除宰相,六部尚書就不用向宰相稟告,直接向天子奏事即可。
但是除了朱元璋這猛人,他的後世子孫,大多都不具備獨當一面,單獨處理整個天下政務的能力。
所以內閣的作用就體現出來。
內閣原來只是天子的秘書,六部向天子奏事時,天子遇到疑難或者不懂的可以詢問請教內閣。
後來國家大事越來越難,天子心想既然自己什麼都不懂,索性讓六部奏章上達後,直接交給內閣討論對於奏章處置意見,然後寫出關於處理意見的一張小條子,不是更好。
於是制度就如此演變下去,這小條子也就是票擬的由來。
再後來內閣權重,票擬的意見,基本也就成了聖旨的內容。
在虛君政治下,天子只有說是與不是的權力。於是六部為了奏章的透過率,不會先找皇帝商量,而是在上題本前都是先向內閣奏事,得到首肯後,再寫成題本。
當然身為尚書也可以不事先與內閣商議單獨上題本,但當自己的題本一連數次被內閣打回來後,等於在自己的下屬面前喪失了自己的威信,如此尚書的位子也就當不久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