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統一思想有不小的作用。不說他多年積累的人脈,和諸多武將原本就較為傾向趙肅,單論皇帝將他的摺子拎出來,在朝議時命內侍宣讀,就蘊含了惹人遐想的豐富內涵。——張居正死後,首輔人選遲遲未定,皇帝這是想召趙肅回來的徵兆?
六月下旬,朝廷下令出兵,遼東副總兵賀子重率五千騎兵攜帶火銃先行渡江入平壤,隨後由遼東巡撫坐鎮,總兵祖承訓親自率兵馳援,卻在平壤城外的慈山遇伏,祖承訓所帶幾千兵馬悉數戰死,唯有總兵在左右拼死護衛下僅以身免,逃回遼東,至此,賀子重所率的數千兵馬也失去聯絡,戰報傳回北京,朝野震動。
在戰前,無論是百官,還是普通百姓,甚至是皇帝本人,都認為大明軍隊理所當然是要勝利的,這場戰役是毫無懸念的,這種想法同樣影響了前方將領,讓他們很快付出代價,數千兵馬的損失,連同賀子重那幾千人的失蹤,足以讓許多人清醒過來,重新正視這場戰爭。
沒錯,日本是撮爾小國,但是豐臣秀吉為了打贏這場仗,可謂傾舉國之力,豐臣秀吉麾下的名將幾乎全部出動,各地大名們的兵馬也都被集結起來,十來萬的兵力,分水陸兩軍,齊頭並進,有條不紊,計劃詳盡。而且,他們已經佔領了朝鮮的絕大部分地區,明軍進攻時,又是陰雨連綿,在這種對方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輕敵是最致命的打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