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亨,賢良純孝,仁厚有加。茲令,掌龜茲、涼州、鄯州大都督,屬政令、理軍務,為百官表率。”
花萼相輝樓上,李隆基並沒有給自己的文武百官們過多的時間,去思量他究竟會如何處理,今天太子李亨撂挑子不想幹下去的結論。
皇帝直接一言而決,讓李亨成為了龜茲、涼州、鄯州三地大都督,同時責令起署理三地軍政要務,在朝堂文武百官面前做出表率。
皇帝的這番決定。
方一出口,立馬就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震驚。
國朝向來都有朝堂官員或宗室兼任地方都督事,但那可都是虛職,並不是正職。
更多是作為一種榮耀和皇帝恩寵的表現。
但是很明顯,今天皇帝的口諭,讓東宮真真切切的掌握了龜茲、涼州、鄯州三地的軍政實權。
要知道,不論是龜茲,還是涼州亦或是鄯州,那可都不是等閒之地。
龜茲乃是安西節度使治所。
涼州和鄯州,也分別是河西、隴右兩道節度治所之地。
這就簡潔的讓李亨掌握了三道,成為了能夠直接調派命令高仙芝和王忠嗣的實權人物。
而皇帝先前也給出了看似充足的理由。
之所以今天東宮會如此情緒崩潰的要請辭東宮儲君之位,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東宮太閒了。
所以,皇帝要給東宮找一些事情做。
如今大唐沒有什麼地方,能比安西、河西、隴右三道,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了。
而且很明顯的,三道之中,河西、隴右兩道節度王忠嗣,和東宮又相交莫逆,早年更是玩伴關係。
即便高水寒早有預料,但仍然是沒有想到,李隆基會做出這般重大的決定。
他難道就不怕李亨一個想不開,直接一道喻令,就讓高仙芝和王忠嗣帶著三道近二十萬兵馬衝到長安城下?
在三道和長安之間,可沒有什麼阻擋。
只要三道十數萬大軍衝出河西走廊,就是一望無盡而又平坦無阻的關中平原。
面對十數萬大軍兵臨城下,長安城只有一個結局。
江山易主!
“聖人不可!”
已經憋屈了整整一晚上的李林甫,再也忍不住接受這樣的結果,幾乎是奮不顧身的衝了到李隆基面前,撐著逐漸疏鬆的雙腿,就跪了下去。
而隨著他的帶頭勸阻。
一時間,整個花萼相輝樓上群臣人頭攢動,一道道人影魚貫而出,排著隊跟在李林甫的身後跪了下去。
“陛下,請收回口諭!”
“請陛下收回口諭。”
在李林甫的再次帶動下,群臣進諫,要求李隆基收回賜予太子李亨三地都督實權的口諭。
霎時間,現場好不熱鬧。
高水寒卻不忘探頭環顧四周。
沒有起身的人很少。
很少很少。
大多數的人,已經擠在了一起,顯得有些擁擠不堪的跪在地上,如同喪夫一般的乞求著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朝堂的控制。
高水寒的目光不禁微微下沉。
“天子口含天憲,金口一開,怎可朝令夕改,爾等還不速速歸位!”
作為皇帝的內廷大管家,冠軍大將軍。
高力士沉著臉,面朝群臣呵斥著。
然而,在這個時候並無一人迴應高力士的要求。
御史大夫王鉷更是直接看向皇帝:“國本當穩居中宮,觀政習禮,若為雜物纏身,怎能將來秉囯中樞,均衡萬物。聖人此舉,有致國本失衡之勢,望聖人收回成命,以全我大唐國本穩固!”
“請聖人收回成命!”
群臣再次附和。
李隆基臉上已經陰沉如墨,他靜靜的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這些往日裡的肱骨大臣們。
靜靜的看著他們。
失控。
徹底的失控了。
屬於他這位大唐的朝堂,已經失控了。
隨之而來的,是李隆基滿面漲紅,雙眼在頃刻間血紅一片,整個花萼相輝樓上能聽到皇帝的憤怒。
“朕是大唐的皇帝!東宮純孝,朕意已決,爾等若再行反對,皆坐罪!”
“請聖人為江山社稷思量!”
“請聖人收回成命!”
回答李隆基的,依然是那一聲聲不帶一絲感情的要求。
面對如此情景,李隆基一陣失神。
獨屬於皇帝的威嚴,遭受到了最大的威脅,這讓李隆基今生第一次產生了極大的危險感。
而這種前所未有的危險感,又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以至於多年的執政經驗,一時之間也難以為他提供答案。
李隆基有些無助的目光,開始掃過殿中。
凡是被他注視到的官員,紛紛無聲的底下那顆往日裡高貴無比的頭顱。
“陛下,臣自萬里之遙戈壁而來,食君之祿,亦知忠君之事!安西鎮守西陲,有東宮都掌,勢必如虎添翼,為我大唐開疆拓土,立下萬世之基業。”
“陛下聖明不過三皇,功德不過五帝。”
“微臣俯首顫顫,願為大唐效死力!”
在一片寂靜之中。
無助的李隆基,好似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又如那荒漠上的一條擱淺的魚盼望來了久違的大雨。
他目光激動的看向起身離開座位,走出來的那個朝堂新人。
只見高水寒一路走到了群臣最前面。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正正好是站在了李林甫身前。
他那魁梧偉岸的身軀,一下子就將李林甫整個人給遮擋住。
緊隨在高水寒後面的,是王忠嗣。
被剝去一身官職,又重新暫代河西、隴右兩道節度的王忠嗣。
只見到也站在了高水寒身邊。
“臣自幼蒙聖恩,陛下有令,臣必將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看著猶如救世主一般,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兩人。
李隆基只覺得心跳在不斷的加速。
這還是他的大唐!
這還是大唐的江山!
他仍然是這座江山的主人!
那廂。
高力士已經招呼來興慶宮中的羽林禁軍。
就在他要不顧規矩,強行將這些跪地乞求皇帝收回成命的官員驅趕出宮的時候。
李隆基已經拍著高水寒、王忠嗣二人的肩膀。
這一刻,能夠出現在他面前的二人,給了他極大的鼓勵。
李隆基目露厭惡的看向那些跪在他面前的朝堂官員,心中一陣憤恨。
看!
這才是朕的忠臣良將!
這才是大唐的江山根基!
重重的拍在兩人的肩膀上。
李隆基從兩人中間越過,再一次站在了他的臣子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