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憶宸嘆了口氣,現在他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歷史上很多轉折點,明明走向都非常清晰明瞭,就是沒有哪位當權者願意站出來主持大局,而是紛紛選擇明哲保身。
就好比王振宦官專權,正統七年哪怕太皇太后張氏崩逝,沒有了最強大的壓制力量,“三楊”中的楊士奇跟楊溥依然能把控朝政、主持大局。
但是他們選擇了綏靖退讓,讓王振愈發肆無忌憚,開啟了大明權閹專政的先河。
又好比土木堡之變,面對明英宗朱祁鎮的胡搞瞎搞,以英國公張輔為首的勳戚武將集團,難道就真的一點危機感都沒有嗎?
答案很明顯是有的,但是勳戚集團同樣不願意得罪皇帝跟王振,寧願一起躺平等死。
甚至就連明英宗復位的天順朝時期,真正的首位內閣首輔李賢都這樣評價張輔:“輔既衰老,亦屈節于振以避禍,竟與土木之難,以衣衾葬焉。”
簡單粗暴點翻譯過來,就是年齡大了不想惹事,屈服於王振聽之任之,然後大家一塊死球拉倒……
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避禍”兩字。當出頭鳥有事第一個就找你,玩脫了不單單自己要問罪,就連全家都不保。
明朝的勳戚看似地位崇高,卻始終被皇帝給嚴加防範,打倒奪爵的不計其數,什麼丹書鐵券都能成為廢紙。
相反獨善其身隨大流就簡單的多,不做事就等於不擔責,真要崩盤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並且事態崩的越厲害,牽扯進來的人越多,最後法不責眾大家都平平安安混過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