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紅夷大炮,瞄準唯一的協助就是炮手的準尺。就是一根類似於戒尺的東西,上面一道道的刻著尺度,根據距離的遠近,調整大炮的幅度。
要想精確瞄準,除非是身經百戰的老炮手,不然毫無精度可言。即便是老炮手,十次能命中一次也是不錯的了。
在義州城,朱慈烺的開花彈能夠命中目標,實屬僥倖成分了。
射擊時,炮手的準尺最底下的刻度對準炮口環,然後瞄準目標一直開炮。在開炮的過程中,尋找射程從而擊中目標。
也就是說,擊中固定目標的時候,在不斷地嘗試中才能命中。若是擊中移動目標,那就純屬靠瞎蒙了。距離近還好說,距離越遠,精度越是差的離奇。
後來有了銃規和銃尺,才使得精度大為增加。而銃規的使用,也分你用的是鉛彈還是鐵彈。材質的不同,射擊的瞄準也不一樣。
而朱慈烺在銃規的基礎上,跟湯若望解釋了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使得大炮測距的精度,大為提升。
在測距儀落後的時代,許多經驗豐富的老炮手,乾脆扔掉了測距尺。直接用跳眼法簡易測距,首先是將手臂向前伸直,豎直拇指閉一隻左眼,然後使右眼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透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至該點的寬度,將此寬度的十倍左右,即為站立者至目標的距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