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被貶離京師,拉開了開封府案追責的序幕。
朝堂傾軋,演為常態。
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尚未返京,關於其彈劾已有十餘份之多,練子寧迫於壓力,上書請罪。
與此同時,吏部考功司全面整頓,一干令史、書令史與掌固被踢出吏部,或免官返鄉,或發落地方。
都察院中,凡經開封府而未曾揭其問題者,一律摘掉官帽官服,回家為農業發揮餘熱。
武英殿。
朱允炆召解縉、張紞,詢問道:“吏部尚書不可長期缺失,你們認為誰主吏部最為合適?”
解縉、張紞聽聞朱允炆此話,兩人對視一眼,便知事情有變。
按正常情況,尚書一職缺失,侍郎遞補,眼下接替齊泰的,應是吏部左侍郎盧義。
可皇上既然詢問了,那自然是不看好盧義,若是再推薦盧義,那就說明自己腦袋不好使,聽不懂皇上的話。
張紞謹慎地回道:“皇上,按朝廷規制,應是盧義接任吏部尚書,然盧義能力稍欠,難控大局,實是不宜,臣舉薦吏部右侍郎毛泰亨。”
解縉反對道:“毛泰亨缺乏心胸,目光狹隘,不是吏部長官合適人選。”
朱允炆也有些犯難。
在六部之中,吏部地位可謂最高,有天官、冢宰、太宰之稱,手握全國官吏升遷任免之權。
吏部尚書人選,直接關係著朝廷內外用人問題,即要清明正直,又要胸懷開闊,能力不凡,盧義與毛泰亨,都非良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