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時代的任何國家,兵制中的兵源補充方式,都是最核心的問題。
中國王朝兵制有很多種,如周王朝的兵農合一制,戰國時期的全民皆兵制,秦、漢、三國時期的徵兵制,唐代的府兵制,宋元的募兵制,明代的衛所制,清代的八旗綠營制。
當然,還有幾乎貫穿了每個時代的徵兵制。
朱允炆仔細分析過每一個兵制,可以說,最理想化的,便是兵農合一制,這是沒錯的,平時種地,戰時當兵,即能解決肚子問題,也能解決戰爭問題。
可最理想化的東西,往往是空幻且不現實的。
真正的歷史,它沒有溫度,只有冷冰冰的現實。
無論是周朝的覆滅,還是明代衛所制的瓦解,都證明了一點:
兵農合一制的終點,不是一位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的將軍,而是一個倚著枯藤老樹的白髮農夫,他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全民皆兵?
算了吧,那不是一個國家的常態。
如果是小國寡民,弄下還有搞頭,可這是幾千萬人口,這樣搞,那隻能重回戰國,今天我打了你的高老莊,明天你偷了我的塔,改天約會在鵲橋,一起開黑,聊一聊你們死了幾個,還剩下幾個……
這玩意亂世爭霸還行,平時這麼整,那是找死。
府兵制、衛所制,這兩樣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祖宗,那就是兵農合一制,其身上流淌著的都是一樣的血液:一半是兵血,一半是農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