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在苗兵當中所講,竟然有人抄錄下來,連夜就散發各處,報紙也不敢怠慢,竟然派人過來,隨時記下張相的法,而後湊成文章,轉過天發表在報紙上。
大凡掛上了張相名頭,報紙銷量就直接暴增。
誰也沒有料到,老朱吞併了湖廣之後,第一批受益的竟然是國子監的這幫人。
其實前面提到過了,大明朝廷開始鼓搗報紙,用來宣揚朝政,可惜的是,李善長還沒有立刻把報紙提升到足夠的高度。
只是交給了國子監的幾個儒生負責。
老儒辦報,猶如太監上花船,屁用沒有啊!
他們總想著高臺教化,恨不得把所有人都當成生,需要他們耳提面命,好生教導。
就憑這個心態,能辦好報紙,那就怪了。
因此最初的報紙除了戰場的訊息之外,就是枯燥的政務,然後是更枯燥的道德文章,就連詩詞都是很少的。
老百姓能愛看就怪了。
中書省面對著半死不活的報紙,竟然也是毫無辦法。
倒是有幾個年輕人,他們隨軍到了武昌,本來只是寫些捷報文章,送回去交差。結果見識了戰爭之後,竟然心神激盪,乾脆請旨,在武昌建立分社,發行報紙算了。
最初幾天只能賣百八十份,老百姓也不太理解報紙是什麼,興趣寥寥,但是隨著刊登張希孟文章之後,數量直接飆升到了五千份以上,暴漲十倍!
甚至有人乾脆買了許多份,直接坐著快船,晝夜不歇,趕回應天。一份報紙,能賣到五貫寶鈔,利潤足有百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