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吳國元年秋……以吳國公朱元璋並中書省名義,下發一連串新的法令。這些法令堪稱均田大綱之後,最密集,最詳盡的一批律令。
張希孟和宋濂作為法令的主要起草者,朱元璋批准之後,由李善長統領的六部負責執行。
而且自此之後,整個中華吳國的中樞格局也就成型了。
張希孟統領學士院,太學,通政司等衙門,基本承擔起國家大腦的角色。由他們起草政令,朱元璋負責決策,李善長的六部負責執行。
類比起來,張希孟這邊相當於三省當中的中書省,李善長的中書省反而更像是負責執行的尚書省。
但是仔細研究一下決策過程,就會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中華吳國披著三省六部的形,但是實質精髓完全不一樣。
重大的法令,不是張希孟這邊異想天開,就可以隨便提出來的。
通常都要先形成構想,然後交由各方討論,送到朱元璋面前決定下來,然後中書六部才會負責落實。
李善長是會全程參與的,當然了,張希孟也不是提出草案就結束了,他還要負責監督落實,評估政策效果,進行後續的調整。
總而言之,雙方不敢說親如一家,但也沒有勢同水火,凡事必須密切配合,才能順利完成。
而這個新的決策模式,推出的第一項法令,就是針對昔日均田法大綱的說明……首先,原本的均田發包含口糧田、流轉田和桑麻田三個部分,而這一次則是規定只有在一些土地貧瘠,產出很低的地區,才會保留口糧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