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農民在春天播下希望,經過一年的辛勤勞作,終於迎來了豐收的歡樂。在農作物收穫的季節,民間有祭拜大地神和慶豐收的習俗。
民間慶豐收的習俗,很早的時候便已產生。《詩經
幽風
七月》裡有“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咒獻:萬壽無疆”的詩句。農民獲得豐收,相信是神靈保佑了他們,所以豐收了便懷著感激的心情,答謝神恩。
節日性慶豐收
農民豐收後祭祀神靈的活動,最終形成了類似於節日的慶賀。
先秦時候,農人們在一年的最後一個190月去野外獵取各種野獸,用於祭祀百神,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稱之
為“臘祭”。但當時“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是“擇機舉行”,到南北朝時期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即固定在臘月初八這天,也就是現在的臘八節。
另外,慶賀豐收的活動還融會在春節的謝年,以及元宵節等節日習俗中。謝年是一種家祭,目的是感謝豐收;元宵等節日中有許多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等不甘落後的燈飾,一是表達豐收的喜悅,一是祈求來年獲得更大的豐收。
時節慶豐收
民諺道:“敬老有福,敬土有谷”。浙江一帶,農民在麥稻成熟的季節,要選擇吉日,點上香燭,將“五穀飯”和豐盛的菜餚敬獻給土地神。祭拜之後,人們要“嘗新”,品嚐新米飯,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