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氣氛有些凝重。
中午的伙食是大餅,埃爾法的大餅政策早就崩潰了,這些大餅還是小馬親自送過來的麵粉。
為了給家裡多弄點麵粉,夫妻倆前幾天剛把新房賣了,換了三百斤的麵粉,反正一家人都要離開了,房子留著也沒用。
“鍾夏,你們什麼時候出發?”岳母用當地語言問道。
小馬搶著回答道:“等領事館通知,大概這個星期吧!”
“能不能帶上胡斯尼?”岳母懇求道。
胡斯尼是鍾夏龍鳳胎的弟弟,姐弟倆的關係一直都很好。
“母親,不是我們不願意,實在是沒這個能力。如今一張去大夏的船票要價20萬美元,而且就算去了,拿不到綠卡,還是會被遣返的。”小馬一臉為難道。
胡斯尼倒是很通情達理,他一把握住媽媽的手,安慰道:“媽媽,我要留下來陪著你和爸爸。”
“我可憐的傻孩子,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啊!”岳母抹了抹眼淚。
如今埃爾法的情況非常不樂觀,主要是人口太多了,而且又不是大夏這種工業強國,國家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
另外,它與鄰國的戰爭也是一觸即發,眼下局勢危如累卵。
午飯期間,鍾夏的姐姐又帶著孩子們過來蹭午飯了,小馬看兩個孩子面黃肌瘦的,偷偷給大姨子塞了1000美元。
至於埃爾法的本國貨幣,早就成廢紙一張了,滿大街扔的到處都是。
三天後,在岳母一家的送行下,小馬一家三口登上了回國的輪船。
工作人員檢非常認真,不僅檢查了夫妻倆的結婚證、孩子的出生證明,還有領事館的證明檔案,一樣都不能少。
鍾夏自從上船後就一直在流淚,小馬摟住妻子安慰道:“好啦,別哭了,我回國後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你媽他們全部接過來。”
“兄弟,你這純屬想多了。”旁邊一位的大哥忍不住插嘴道,“目前國內移民非常嚴格,別說你岳父岳母了,就算你老婆都不一定能入籍。”
“什麼意思?”小馬有些不理解。
“你老婆回國後只能拿到綠卡,想入籍,起碼還要再等三到五年。”
“拿綠卡就綠卡唄,反正只要留下來就行了。”小馬無所謂道。
“綠卡只能拿到三分之二的口糧份額,說不定會餓死人的。”
“這麼嚴重?”小馬立馬重視起來。
“當然了,現在國內糧食問題一樣緊張,聽說下個月的口糧還會減少。”
“我和我老婆都結婚三年了,又不是今年才結婚的,應該不受影響吧?”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建議你回國後,第一時間就去有關部門諮詢一下,說不定還能鑽個政策漏洞。”
“您說得對,謝謝提醒。”小馬感謝道。
一旁的鐘夏雖然大夏話說得不流利,但還是聽懂了大半,一時間對未來生活的擔憂,迅速取代了離別之苦。
輪船出了亞丁灣,很快匯合了其它船隻,組成了一隻擁有五十八艘各種輪船的巨大船隊。
突然有人喊道:“你們快看,前面有軍艦。”
“不用擔心,那是海軍的護航艦隊。”立馬有人解釋道。
隨著旱情的持續惡化,不僅陸地上風起雲湧,海洋上同樣也動盪不安,尤其是海盜問題,日益猖獗。
海上的生活是枯燥的,如此過了差不多一個月,輪船終於達到了目的地。
小馬是寧州人,所以他們一家三口在津門下的船。
……
徐東接待的第一批歸國僑民,其中就有小馬一家三口。
“寶寶幾歲了?”
“兩歲半。”鍾夏回答道。
“你們從哪國回來的?”
“埃爾法。”
徐東接著問道:“那邊局勢怎麼樣了?”
小馬簡單說了下,然後重點說了夫妻倆的情況,繼而直接問道:
“徐警官,我老婆這種情況,能馬上辦理入籍手續嗎?”
“我不是專業警察,具體情況也不清楚,你明天最好去港口的綜合服務中心去問問,那邊什麼問題都能處理。”
“綜合服務中心是吧,我記下了。”小馬點頭道。
“對了,你們是打算留在津門,還是直接回寧州?”看一家三口挺不容易的,徐東打算幫他們一把。
“應該回寧州吧,我們在這邊連個親戚都沒有。”
徐東搖搖頭:“如果我是你們,肯定會順勢留在津門。”
“徐警官,這話怎麼說?”小馬連忙虛心請教道。
“現在除了沿海地區,其它內陸城市的日子都不好過,寧州深處內陸,情況肯定更糟糕,你們還回去幹嘛?
剛好上面出臺了一個關於僑民的政策,如果你們不想回原籍,不如直接落戶這邊的集體戶。”
“可集體戶口限制太多了。”小馬苦笑道。
“管那麼多幹嘛,只要能留在津門,生活肯定比寧州那邊要好。”
徐東言盡於此,至於對方聽不聽得進去,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換糧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徐東總共接待了上千位的夏僑。
他們中間有衣錦回鄉的大老闆,也有窮困潦倒的“失敗者”,甚至還有好幾位金光閃閃的土豪尼哥。
這些尼哥肯定不是僑民。
他們是國家邀請過來的貴賓,畢竟菲州不可能一直混亂下去,總有返回的一天。
3月2日,交接完工作,徐東總算可以回家了,李科長給他批了兩天假,加上週末剛好可以休息四天。
“東子,你回來了。”
本來想給家人一個驚喜的徐東,被突然出現的老姐,嚇了一大跳。
“呃,姐,你們什麼時候到的?”
“昨天下午剛到。”
徐婷剛從菜園子裡出來,手上還抓著一把剛摘的豆角。
徐東進屋轉了轉,除了老婆正帶著三胞胎睡午覺,家裡並沒有其他人,於是好奇道:
“媽去哪了?還有姐夫和玲玲他們呢,怎麼都沒看到人?”
“馬傑帶著媽和玲玲他們,去廊舫看房子去了。”徐婷回答道。
“什麼時候交房的?房產證下來了?”
“房產證昨天下來的,房子是今早交接的,賣家那邊催的急,中介加快了速度。”
徐東點點頭,隨著撤僑工作的開展,正常的航班肯定會受到影響,也難怪賣家如此迫不及待。
“廬陽那邊的事,你們處理的怎麼樣了?”
徐婷皺了下眉頭:“你姐夫找了一家搬家公司,家算是搬過來了,其它的也都很順利,就是我的工作可能保不住了。”
“什麼情況?”
“這邊暫時沒有適合我的崗位,如果再找不到接收單位,我就只能選擇內退了。”徐婷說著給自家老弟倒了一杯水。
徐東接過喝了一口,問道:“那你這邊是怎麼打算的?”
“媽已經拜託了王阿姨幫我問問,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姐,你就放心吧,王阿姨路子廣,肯定沒問題的。”徐東安慰道。
“借你吉言了,大不了重新找工作唄,你姐可不是輕易認輸的人。”
徐東見老姐心態不錯,於是就沒再多問。
……
傍晚時分,馬傑一行人終於回來了,所有人都是滿臉笑容。
“老舅,我又來你家了。”馬旭跑過來嚷道。
“好,這次過來就不回廬陽了。”徐東摸了摸大外甥的頭皮。
“嗯嗯,這邊比老家好玩多了。”
徐媽笑罵道:“就知道玩。”
“媽,這下您老人家總算放心了吧?”徐東抱著小寶打趣道。
看到小兒子出差回來了,徐媽高興道:“你姐家的事辦妥了,媽這顆緊懸著的心啊,終於能鬆口氣了!”
“本來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把小寶給我吧,你姐夫有話要和你說。”徐媽接過小寶,然後帶著玲玲和小旭一起進了屋。
徐東拉著馬傑進了餐廳,然後開口道:“姐夫,到底什麼事啊?”
“東子,我想用大米跟你換點玉米粉。”馬傑緩緩說道。
“姐夫,咱們兩傢什麼關係,還換什麼換啊,明天你們直接扛一袋回去吧!”
“別,我這次要的量有些多。”
徐東奇怪道:“姐夫,你要這些玉米粉幹嘛?”
按理說,老姐一家囤了幾百斤的大米,家裡應該不缺糧食才對。
“姐夫也不瞞你了,這些玉米粉,我準備寄回滇州老家,我父母那邊日子眼下挺困難的。”馬傑嘆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