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手機遊戲,這個她還真不怎麼感興趣,要不然學習成績也不會這麼出類拔萃。
半個小時後,馬玲玲陪著外婆來到王秀娟家,既然是聚會,來的肯定不止她們兩人。
“老張,你把玲玲也帶來了,歡迎歡迎。”王秀娟笑著迎接道。
“王奶奶好。”
“真是好孩子,以後有空多來我這邊坐坐。”
王秀娟這人比較傳統,尤其喜歡學習成績好的晚輩,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包那麼大的紅包。
“只要王奶奶您不嫌我煩就行了。”
王秀娟嗔怒道:“怎麼會嫌煩,我歡迎還來不及呢!”
客套過後,又等了十幾分鍾,人終於到齊了。
不同於國外的下午茶時間,王秀娟她們舉辦下午茶,休閒倒在其次,主要還是為了交流一些重要資訊,因此在座的都是一些有背景的人。
就算徐媽,家裡也是妥妥的億萬富豪,加上兒子在電力公司上班,不比其他人差。
王秀娟作為舉辦人,首先開口道:“從下個月開始,首都這邊可能會逐步減少大米和麵粉的供應,以後玉米和土豆所佔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怎麼會這樣?”
“形勢越來越嚴重了,咱們燕京這邊還算好的,我聽說有些偏遠地區,連紅薯都供應不足。”王秀娟嘆息道。
“老王,我隔壁鄰居前天出國了,去的是大洋彼岸,你這邊有沒有渠道打聽到那邊的情況?”
這位滿頭大波浪的阿姨,一看就知道也有出國的想法。
一位說話速度很慢的阿姨開口介紹道:
“這方面我倒是知道一點,大洋彼岸的情況並不比我們好多少,之前更是接連發生了好幾起'零元購'事件。
你們也知道,他們那邊不禁槍,咱們大夏人,在那邊人生地不熟的,要我說啊,還不如留在國內呢!”
“關鍵是國內也不好說啊,這麼多人口,一年就要消耗掉好幾億噸的糧食,我看更懸。”
數字是不會騙人的,這位大波浪說得也很有道理,即便大夏應急儲備糧充足,但最多就能管個兩年。
兩年之後怎麼辦?
徐媽此時開口道:“你們也別太擔心了,我兒子之前剛從津門那邊回來,那邊正在大搞海水淡化工廠,規模據說大的嚇人。
就算再幹旱,咱們也還是能想出解決辦法來的,我覺得還是留在國內比較好,反正我是打死都不會出國的。”
“這個我也聽我家那口子提過,這個工程年底就能完工,到時候能滿足三千萬人的日常用水。
而且接下來的二期工程馬上也要開工了,規模比一期還要大。
不僅如此,類似的海水淡化工廠,在沿海地區幾乎是遍地開花,老張說得對,咱們沒必要過份憂心。”
“說得輕巧,咱們都是那個年代過來的,反正我是不看好……”
“算了,不說這個了,你們誰能搞到罐頭?我兒子要去要去南邊執勤,我想給他弄點罐頭帶上。”
“我之前囤了一些,你想要多少?”大波浪開口問道。
她一心想出國,手中的物資肯定要處理掉很大一部分的。
“來一箱吧!多了我也買不起,你想換什麼?”
“能用黃金支付嗎?”
“可以,我那裡還有一些首飾,全部給你好了。”
王秀娟趁機插嘴道:“能不能也賣我幾箱,我也可以用首飾付賬,而且我還能幫你弄到飛機票或者船票。”
“當然沒問題,只要能弄到票,我可以給你打個八折。”大波浪豪爽道。
茶話會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眾人唯一達成的共識,就是無論出不出國,都要抓緊時間做好最後的準備。
馬玲玲在一旁認真聽著,結果越聽越心驚,讓她這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高中生大開眼界。
原來外面的世界,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大變樣了。
原本只在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末世劇情,居然正發生在當下。
這一刻她很迷茫,原本還引以為傲的優等生身份,此刻彷彿突然失去了意義。
回家路上,徐媽看著沉默不語的大外孫女,不由得擔心道:“怎麼了,來時不還好好的嗎?”
“外婆,王奶奶她們說的世界末日是真的嗎?”馬玲玲擔憂地問道。
“當然不是真的,怎麼可能會發生世界末日,頂多就是乾旱幾年而已,沒那麼嚴重。”徐媽安慰道。
第七十二章 馬玲玲的一天(下)
徐媽話雖如此,但她心裡的擔憂一點也不比大外孫女少,直到今天,她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平常在家裡,不缺吃不缺喝,再加上老伴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她始終不能把眼前的生活,同日益嚴峻的旱情聯絡起來。
總認為旱災只是暫時的,沒準過一段時間就結束了,這個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不會有多少改變。
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無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外婆,我想留在燕京,你說好不好。”馬玲玲可憐兮兮地說道。
有些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而人一旦遇到未知的風險,總想著尋找避風的港灣。
因此,她覺得還是留在燕京比較好,外婆家就是那個港灣。
徐媽遲疑道:“外婆也想把你和小旭都留下來,可這裡畢竟不是你們的家,況且你們倆還要回廬陽繼續上學呢?”
“外婆,你說我們家也搬到燕京來行不行?”馬玲玲趕緊丟擲自己的想法。
徐媽一下子愣住了,權衡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行是行,房子問題也很好解決,大不了先租房子住,但你爸媽的工作呢,這個可不好解決。”
讓女兒女婿辭職來燕京重新開始,以徐媽對兩人的瞭解,大機率是行不通的。除非災情真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逼著他們來燕京投靠自己。
“外婆,你放心吧!這個問題交給我,我一定能勸說他們過來的。”
馬玲玲一把挽住外婆的胳膊,顯得信心十足。
徐媽有些狐疑,不知道大外孫女哪來的自信,大人的世界很複雜,不是一句簡單的說走就能走的。
“告訴外婆,你打算怎麼勸說你爸媽?”
馬玲玲心情終於好了不少,嘿嘿一笑:“山人自有妙計,外婆你就別問了,等我好訊息吧!”
徐媽笑了笑就沒再追問,管它有棗沒棗的,先打一杆子再說,沒準備還有意外之喜呢!
回到四合院,馬玲玲又被楊麗娜拉進了菜園子裡,前段時間種下的豆角,最近藤蔓長得很快,需要搭建爬架。
爬架很簡單,用徐爸做木工剩下了的硬木條,搭個大致架子就行了,畢竟不用考慮大風因素,對堅固性的要求沒那麼高。
“玲玲,辛苦你了。”楊麗娜綁完最後一根繩子,隨口感謝道。
“不辛苦。”馬玲玲搖頭道,“就搭了幾個架子,這點活不算什麼。”
楊麗娜看著正開著花的西瓜藤說道:“等我這裡西瓜成熟了,小舅媽寄兩個給你。”
蔬菜保質期短,又是高溫天氣,再加上如今快遞效率低下,徐媽之前倒是給廬陽那邊寄過一次蔬菜,結果全爛了。
而西瓜至少能儲存兩個星期以上,就沒這個問題了。
“謝謝小舅媽。”馬玲玲衷心感謝道,今年以來她還沒吃到過西瓜呢!
楊麗娜擺擺手:“都說了是一家人,不用老是說謝。”
……
菜園子裡的活忙完了,馬玲玲特地回客廳看了會新聞。
國內還是老樣子,重建工作依然是有條不紊。
全國所有城市已經基本恢復供電;鋼鐵行業又恢復了3%的產能;造船業增長迅速;相關進出口資料呈現爆發態勢……
另外,“全民抗旱”也是一個重大的社會熱點。
幾位大領導親赴各地指揮抗旱;西北地區的沙漠化持續惡化;經過談判,國內從歐盟引進了全套最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
至於國際新聞,版面相當少,只是簡單報道了南邊幾大鄰國的形勢,重點是對其引發的難民危機表示擔憂。
看完電視,到了傍晚時分,徐媽又要開始準備晚餐了,晚飯是一天當中最豐盛的一餐。
馬玲玲跟著小舅媽去菜園子裡摘了一些蔬菜,收拾乾淨後送到廚房備用。
一般晚餐,外婆都會做兩個硬菜的,今天也不例外。
一個是大盤雞,為了照顧小舅的口味,沒有加土豆;另一個是炒臘肉,加了一點大蒜調味。
晚上七點,小舅開著大奔回來了,這次照例又採購了好東西回來。
馬玲玲上前接過袋子,開啟一看,原來是兩公一母三隻雞。
“小舅,這雞多少錢買的?”
“打包價,三隻7000塊,比上個月便宜了不少。”徐東笑著回答道。
馬玲玲還是有些咋舌,不過小舅家是真的有錢。
她來的這大半個月時間裡,家裡不僅隔三差五就有雞吃,外婆還另外製作了三十多隻風乾雞,說是要把之前的損失補回來。
晚飯過後,馬玲玲把小弟叫進房間裡,兩天沒給家裡打電話了,今晚準備影片一下。
“媽媽,我和姐姐中午吃餃子了,外婆包的,可好吃了,我一個人就吃了一大碗。”
馬旭年紀小,有好東西就喜歡炫耀。
“是嗎,真棒!”
徐婷笑著問道:“那你有沒有幫外婆家做家務?”
“做了,我幫姐姐洗菜了,還幫外公捶背了。”馬旭自豪道。
“寶貝真乖,那你有沒有欺負可可和樂樂?”
馬旭連忙搖搖頭:“沒有,外婆說我是男孩子,不能欺負女孩子,那個…可可她們打架都是一起的,我也打不過她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