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二年十一月下旬,戚金率五千精銳,渡過鴨綠江,第三兵團與趙率教所部合兵一處,組成一支近萬人的東征軍。
東征軍在新義州稍事休整,組成全新編制,大軍指揮權歸於戚金,正月初,大軍繼續向朝鮮王國南部州郡進攻。
戚金改變策略,放棄了第八兵團之前執行的斬首行動,不再選擇輕兵突進,直撲漢城,而是穩紮穩打,從平安道開始,不放過任何一個邊城小邑,每攻克一城,都要將城中頑固分子清理乾淨,將隨軍前來的遼東百姓安置妥帖後,才會繼續進攻下一個城池。
有時候,當屯田百姓人數不夠,需要從遼東臨時調遣時,東征軍便會就地休整,等待後方來人,有時候一等就是十數日。
這樣以來,第三兵團的前進速度等同於龜速,從十一月到來年三月,整整四個月時間,戚金指揮第八兵團戰兵,只往前推進了三百里不到(這是當初趙率教十天的進軍速度)。
這樣穩紮穩打,逐步消化的策略,於第一次東征時的狂飆突進,一日千里,幾乎是兩個極端,朝鮮國王李倧對戚金的打法完全沒有脾氣。
準確來說,朝鮮軍是戚家軍的徒弟。
萬曆援朝戰役前後,對日作戰進入長期對峙階段,明朝方面,為了儘量節省戰爭成本,組織朝鮮人就地屯田、開礦、練兵,協助這個不思上進的東國小藩長期對抗倭寇。當時派駐朝鮮訓練朝鮮軍的武將,很多都是戚家軍將領(當然也有劉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