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四章 黃歇:憑甚又說朕是好色之徒?(四千字,二合一)

熱門小說推薦

“誰在搶答?”

聽見清脆的搶答聲響起,鄒衍連忙環顧四周。

“這題難度那麼高,還有人敢搶答?”

仙人的這最後一道題說的就和天書一樣,雖然題幹是他們熟悉的趙括,可四個選項看誰都像是正確答案,而且根據字面意思大多相近。

什麼坐而論道,什麼華而不實,真的不好判斷。

“咳咳,不才,搶答的正是在下!”韓非撓了撓頭,笑道。

與此同時,冰冷的機械語音在答題空間中迴盪。

【搶答成功,考生韓非請回答!】

“非公子莫非知道答案?”君王后好奇問道。

“在下並不知道……”

君王后一愣,“不知道你還敢搶答?”

黃歇懟了一句,斜眼笑道:“哈哈哈,齊太后還好意思說,方才題目中的四位門客你一個也不認識,不也搶了?”

君王后臉一紅,被黃歇噎的說不出話來。

“呸,好色之徒!”君王后惡狠狠的瞪了黃歇一眼。

黃歇:“∑(O_O;)?”

尼瑪,這特麼怎麼扯到老夫好色?

魏無忌在一旁瘋狂憋笑。

和女人講道理?

春申君怕不是最近答題答傻了,這是明擺著找罵啊!

韓非這邊倒沒想那麼多,畢竟是鋼鐵直男。

“這題在下是這般想的,仙人題幹中說,趙括兄弟熟讀兵書,性格活躍,然而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韓非道:“如此,再來分析選項!”

“既是熟讀兵書,又是不懂得靈活應變,說明仙人想要表達的是趙括兄弟只懂坐著空談,而不懂運用。”

“所以這題在下選B,”韓非大聲道:“由趙括兄弟的事蹟演變而來的應該是,坐而論道!”

鄒衍聽了韓非的話,深以為然,接連點頭。

坐而論道,坐著看兵書,談論大道理。

但是到了戰場上不懂得靈活變通……

這個解釋很符合題目啊!

不愧是在稷下學宮,深受荀卿青睞的高徒!

韓非在鄒衍心中的優秀評價,再度拔高。

【回答錯誤!】

【考生韓非扣十分,分數負十,雷擊懲罰!】

“轟隆隆!”

一道白日青雷照著韓非的臉就劈了下去!

“在下……錯了?”韓非那俊俏的臉龐,頓時被劈的渾身焦黑,一頭栽倒在地。

鄒衍捂著臉,默默扭頭。

咳咳,和老夫沒關係,一定和老夫沒關係。

“嘀——”

清脆的搶答聲再次響起!

循聲望去,只見君王后、李牧、黃歇三個人的手竟然同時按在了搶答按鈕上!

尤其是李牧,感覺好像有一種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模樣!

【搶答成功!考生黃歇請回答!】

“哈哈哈,李牧小子你不行啊,都搶不過老夫,想當初趙括小兒在的時候,只要他一出手,老夫根本沒機會。”黃歇眉飛色舞,十分得意。

“春申君儘管答便是,若是錯了,正好給在下排除一個錯誤選項。”李牧恨得牙癢癢。

黃歇的拉仇恨力量太強了,除了老好人魏無忌和鋼鐵直男韓非,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能被他氣得夠嗆。

“老夫這題肯定答對!”黃歇彷彿智珠在握道:“首先排除紙上談兵!”

黃歇煞有其事道:“雖然老夫不知道紙為何物,可那造紙術,是你李牧小子剛剛才獲得的,現在的七國中根本無紙,竟然無紙,又何來紙上談兵?”

“又根據趙括小兒的性格特點,咋咋呼呼的,雖然經常能第一個搶到題目,卻也是第一個答錯,而且還喜歡穿一身花裡胡哨的衣服!”

“綜上所述,這題朕選C,”黃歇大聲道:“由趙括小兒的事蹟演變而來的應該是,華而不實!”

聽了黃歇的回答,李牧竟然眼前一亮。

君王后抿了抿嘴:“哀家有一種預感,春申君這題應該會錯。”

話音剛落,仙人主考官宣佈答案!

【回答錯誤!】

【考生黃歇扣十分,分數負二十,雷擊懲罰!】

“轟隆隆!”

剛剛才被雷劈過的春申君黃歇,臉上的焦黑還沒擦乾淨,一道白日青雷照著他的臉又劈了下來!

黃歇被劈的渾身雷弧閃爍,彷彿就像是塊烤焦了的黑炭,一頭栽倒在地,生死不知。

“哈哈哈,春申君,在下說了吧,即便搶到了答案,您也未必能答對。”李牧仰天大笑。

說著,李牧狠狠按下面前的搶答按鈕!

鄒衍看著李牧的表現,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幾乎是同時和李牧一起,進行搶答!

“嘀——”

【搶答成功,考生鄒衍請回答!】

伴隨著清脆的搶答聲響起,鄒衍順利拿下搶答機會。

“哈哈哈,李牧小子,你確實不行啊!”鄒衍哈哈大笑道:“這題老夫拿下了!”

“呵,拿下又如何。”李牧嘴硬道:“鄒子若是答不對,這題必將在下的!”

王翦默默舉手:“李兄,其實我也一直想搶答來著。”

“噗……”李牧一口老血差點被憋住。

別看李牧嘴硬,實際上他現在對自己也不自信了。

難道說,自己的手速真的很慢,不然怎麼就搶不過他們呢?

“哈哈哈,李牧小兒,你沒機會了,這題老夫蒙A,紙上談兵!”鄒衍自信說道。

一聽這話,李牧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這讓鄒衍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答案!

“鄒先生為何會想起來蒙這個選項?”韓非不解問道。

其實韓非當時在紙上談兵和坐而論道兩個選項裡糾結了好一會兒。

本來他是想選紙上談兵的,可是後來一想,陷入了和黃歇一樣的誤區。

心想不對啊,紙還沒出來,又怎麼可能會有紙上談兵這個來形容趙括呢?

所以就沒選紙上談兵,選了坐而論道。

結果答錯挨劈了……

事實證明,有時候做題目不能細想。

可能你第一個想選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

“老夫其實早就注意到了李牧小兒的變化,還有仙人在題目中的暗示。”

鄒衍解釋道:“在場中唯一一個知道紙為何物的,只有得到了仙人賞賜的李牧,根據先前的答題來看,仙人在賞賜獎勵之後,都會將所有有關獎勵的知識一併發放。”

“然而李牧小子第一次沒有選擇搶答,或許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機會,也或許是他不敢確定!”

“但是接下來李牧小子與春申君之間、以及春申君答錯之後的反應,讓老夫愈發堅信,李牧小子絕對知道紙的用途和題目之間存在的關係!”

尼瑪,這也能做答題依據?

李牧想死的心都有了。

韓非再度問道:“可是若非仙人賞賜,紙在七國中根本不會出現,鄒先生又為何不選畫餅充飢呢?”

雖然畫餅充飢這個選項大家都覺得不可能是正確答案,但最不可能的答案,也有可能是正確答案啊!

就像以前出的題目,大家都覺得沒聽過名字的王翦不可能是戰國四大名將,可他偏偏就是!

“韓非小子,原本老夫也覺得你的想法很對,後來仔細一想,終於想通了!”

“願聽先生教誨!”韓非彎腰拱手,恭謹請教。

“哈哈哈,荀卿果真收了一個好弟子啊!”鄒衍撫掌大讚。

對於韓非認真求教的態度,鄒衍十分讚賞。

“非小子,你只注意到了題幹中仙人描述趙括小兒如何不懂應變,卻沒有認真揣摩仙人後面的提問!”

鄒衍分析道:“仙人問的是,哪一個選項是根據趙括小子的事蹟改編而來的,既是如此,那紙為何非要在此時出現?也有可能是後世出現啊!”

“並且再看選項,紙上談兵,兵者,軍也,趙括小子在長平領軍大敗,仙人說他不夠靈活,在紙上談兵,難道有錯誤嗎?”

“所以這題肯定選A,”鄒衍大聲說道:“由趙括小兒的事蹟演變而來的應該是,紙上談兵!”

韓非恍然大悟!

【回答正確!】

“哈哈哈,老夫果然答對了!”鄒衍高興極了,搓了搓手,滿臉期待,準備抽獎。

【考生鄒衍加十分,分數負十,無獎勵!】

咔嚓,鄒衍的心一下子就碎了。

拔涼拔涼。

鄒衍這才想起來,自己前面答錯的題太多,分數不夠抽獎!

“朕不服,按照趙括小兒的德行,憑甚是紙上談兵,而不是華而不實!”黃歇終於從雷擊中緩過神來,大聲質疑道。

長平戰場上。

趙括嘴裡叼著根不知道從哪得來的狗尾巴草,抬頭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一臉憤懣。

“哇呀呀,黃歇老兒,欺人太甚!”

“一天到晚和我做對,當著天下人的面,竟然就這麼嘲笑我!”

“我都沒不服,你有啥可不服的?還衣冠冢,還華而不實,瑪德,黃歇老兒,改明兒我就在長平這給你先蓋一座衣冠冢!”

趙括氣得在城頭跳腳大罵。

罵著罵著,趙括又開始沮喪起來。

“仙人啊,你這是和我趙括槓上了?處處拿我開涮,我都是要死的人了,有必要這樣嗎?”

趙括下意識轉動起左手小拇指上純金戒指,垂頭喪氣的從城頭走回中軍營帳。

可手裡的純金戒指轉著轉著,忽然間,趙括腦海中彷彿有什麼東西炸響!

……

面對黃歇的質問,答題空間中,仙人很快給出答案。

【名詞解釋:紙上談兵!】

【戰國末年,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少學兵法,善於談兵,即便是父親馬服君趙奢,也難不倒他,名聲極響。後來趙括代替廉頗為趙將,在戰場上只知照搬兵書,不知靈活變通,結果被秦軍所敗!】

【後人遂將紙上談兵,用以比喻只憑借書本知識空乏議論,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冰冷的機械語音在答題空間中迴盪。

與此同時,金榜上浮現出其他幾個選項的解釋。

【名詞解釋,坐而論道】

“出自《周禮·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後泛指空談大道理。”

【名詞解釋,華而不實】

“出自《晏子春秋·外篇》“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原指只開花而不結果實,後來比喻表面好看,而無實際內容。”

【名詞解釋,畫餅充飢】

“出自《三國志·魏書》“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後用“畫餅充飢”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虛名而沒有實惠。”

一連串的解釋浮現在金榜之上。

“沒想到,這三個短短的詞語,竟然每一個都有出處!”黃歇嘖嘖稱奇道。

當然了,以黃歇的學渣性子,他是沒工夫看這些書的。

“此處的《周禮》應是《周官》,在下讀過的,怎就沒想起來坐而論道呢!”韓非一拍大腿,面露懊悔之色。

《周禮》是儒家的煌煌大典,在先秦時期名為《周官》,備受孔聖推崇。

傳說是周公旦所著,對周代的禮法、禮儀擁有最權威的解釋。

韓非在儒家聖賢荀子門下求學,這本書是不可能不讀的。

“但是這《三國志》為何物,為何在下從未聽聞?”韓非微微皺眉。

戰國時期的書籍,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上流社會的專屬,因為傳播方式以及竹簡刀刻製作的繁瑣,尋常黔首很少能接觸得到。

不過韓非貴為王室,基本上有名的書他都知道。

《晏子春秋》雖然沒看過,但好歹也知道大概應該說的是齊國有名的丞相,晏嬰。

然而這本《三國志·魏書》,他是真心不知道。

“韓非小子,別說是你,老夫也沒見過這《三國志》!”

涉及到讀書人的事,鄒衍沉聲道:“而且老夫可以很確定的說,不僅是《三國志》,這本《晏子春秋》可能也沒有問世!”

和韓非不同的是,鄒衍自己就是齊國人。

身為陰陽家執牛耳者,鄒衍讀的書不可謂不多。

晏嬰的各種事跡在齊國流傳了兩百多年,卻都是晏子留下來史料殘篇,亦或是民間傳說,至今還未有人系統整理過。

更別說整理合著為一本書,命名為《晏子春秋》!

鄒衍的心開始蠢蠢欲動。

這邊,韓非與鄒衍在討論讀書人的事。

另一邊,魏無忌和君王后等人則看起了金榜上的畫面。

只見金榜上的文字漸漸淡去,浮現出這樣一副畫面。

一位教書先生模樣的儒生,正捧著書卷,向學生們講授《論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昨日我們學過,講的是孔聖關於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方法,以及做人要遵守的行為準則……”

窗明几淨的學堂,飽讀詩書的先生,還有扎著髮髻的小小蒙童,構成了一副和諧美麗的畫面。

只不過,當先生轉身時,有人偷偷看向窗外,嚮往著早點下學回家;

也有人在紙上畫著小貓、小狗,胡亂塗鴉。

就在此時,窗戶外升起一個扎著髮髻的小腦袋瓜,偷偷摸摸往學堂裡瞧。

小腦袋瓜的主人看起來似乎與學堂裡聽先生講課的蒙童們一般大小,卻生的面黃肌瘦,身上的衣服也滿是補丁,漿洗的發白。

唯有一雙大眼睛,黝黑髮亮,散發著充滿渴望知識的光。

……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