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與裴先生相遇時算起,不知不覺,李白已跟隨其修文習武了四年。
這四年間,李白也由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蛻變成了一名十六歲的翩翩少年。
常年習武的他,此時已長到了接近一米八的個頭兒,身姿也是挺拔矯健;學識帶給他的自信和他那與生俱來的灑脫氣質,更是讓他顯得與眾不同。
可以說,如今的李白,用一句玉樹臨風、文武雙全來形容,也是不為過的。
當然,這些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和裴先生的教導也分不開。
裴先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
跟他接觸的時間越長,李白越覺得這位先生和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
裴先生為什麼素來不願去承認“師徒”、“君臣”、“主僕”這些事物?就是因為他覺得人與人之間應是平等的,而這類從屬關係只會成為限制平等的桎梏和隔閡。
然,這整個世界,都在依靠著這種上下級關係而運轉。
所以像裴先生這樣的理想主義者才選擇拋棄了這個世界,隱居起來。
而李白,從一開始在心中認定“裴先生就是我的師父”,到“裴先生與我亦師亦友”,到最後明白了“裴先生和我其實都是平等的人”,也是花了不少的年月。
這種觀念上的轉變,比起知識的累積要更加困難。
李白在裴先生身上學到的另一項本領——不拘泥於“對與錯”的思維方式,亦是如此。
這是無數的學者們在千窟城的石壁上閱覽了無數的須彌幻境都未必能悟到的處世哲學,這也是裴先生那些看起來十分狂妄的“石窟批註”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大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