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二姑娘為此有點泛酸,她定了年底的婚期出嫁,如今正備嫁妝,按例公中是撥五千兩銀子,除此而外,就是指望著長輩們手鬆些貼補了。關於這個她自家的房頭是沒戲,就不說她同她父親娶的繼室很處不來,小後孃不可能幫著她了;就算肯幫,安二姑娘自家知自家事,她父親是個白身,多年就靠公中領月例過日子,她親孃倒留下些嫁妝,然而她親孃只是普通官宦家出身,那點嫁妝怎好給她裝點出公府小姐的派頭?
種種情由下,安二姑娘只有指望安老太太,然而她過去不懂事,不知道要迎奉,只由著性子來,現在開了竅再想去抱佛腳哪裡來得及。
努力了幾番都碰得個灰頭土臉,這回見著安老太太把兩個沒成人的糰子當成寶,心下不平,自家裡沒人可派遣,就跑去和嫂子安大奶奶抱怨:“老太太不知想什麼,孩子再可愛,又不是咱們家的人,這麼看重,連大哥哥都靠後了。”
安大奶奶比她年長著十來歲了,這麼粗淺的挑撥哪有看不出來的?一邊欣賞著自己頭上的一根金燈籠步搖,一邊隨意“嗯”了兩聲。
安二姑娘得不到有效迴應,不甘心又說下去,說安老太太一高興,不知要賞出多少寶貝去,安大爺作為長孫吃虧了云云。
安大奶奶聽她說完,自然地把話題繞開到別的上去說了一會,就稱有事要忙,和氣地把她送了出去。回來繼續往妝臺前一坐,又取了對累絲鑲寶石耳墜帶上,專心地對著銅鏡左右欣賞著——這套首飾是她才從安老太太那裡得的,因她沒口子地誇了雙胞胎幾句,安老太太一高興,當即就讓人尋出來賞了她。
攻克安老太太的正確方式,安大奶奶很久以前就領會到了,奉承安老太太本人是沒有什麼用的,奉承安氏才是王道,只要她對姑母那一房恭敬,安老太太看她就順眼,手頭就大方。
安大奶奶有點奇怪的是,安二姑娘自己領會不到就罷了,有她這個做嫂子的在前面示範了好些年了,怎麼安二姑娘還不開竅呢?當然她是沒有明說,可安二姑娘不過是隔房的小姑子而已,又不是她親妹子,難道她還得一字一句地跟她講分明瞭不成?
她不懂就不懂罷,人蠢是沒藥醫的,且正如她自己如說,她要是也得著了,安大奶奶這一房豈不就吃虧了?還是由她糊塗著的好。
不提這段小插曲,霜娘住了兩天之後,安老太太就很捨不得地放人了,孩子太小了,不用別人來勸,她自個也不放心把人久留下來。
正好逢著周連營休假,飛馬來接,領著媳婦兒女和安老太太送的一個小木匣回家。
馬蹄聲不疾不徐地敲在路面上。
有過初次時收的見面禮打底之後,霜娘對於安老太太出手的豪闊是有準備的,但一開木匣,她仍是嚇了一大跳。
她懷裡正抱著茉姐兒,雙胞胎出靖國公府前都剛餵了次奶,這馬車佈置得再周全也難免要有一點搖晃,茉姐兒被晃了一會,晃吐奶了。霜娘忙把她豎起來,結果顧此失彼,乳汁灑了一串進匣子裡,她一驚,忙把匣子舉高了些,結果茉姐兒不舒服,小手臂胡亂一揮,揮翻了匣子,裡面的銀票飛得到處都是。
怕凍著了孩子,車簾都拉得嚴嚴密密的,霜娘倒也不怕銀票落到外面去,她只是有點眼暈地望著對面:“這——會不會太多了些?”
這些銀票她還沒來得及細看,但看這飛舞的勁頭,粗略一算,八成是上萬了。
周連營抱著寧哥兒,也微微詫異,但片刻之後就鎮靜下來,拿手背蹭了蹭寧哥兒的嫩臉,道:“沒事,收著吧,外祖母的心思我明白,她老人家的私房除了二舅舅那一房會給些,別人都是不想留的。”
這個想法霜娘也很能理解,一家子隔了肚皮的庶子,安老太太更願意貼補親女很正常。
回到侯府,見過安氏,奉上木匣。安氏兩天沒見著雙胞胎,想得不行,一見他們回來,滿心滿眼都貼上去了,對木匣看都沒看一眼,只聽說裡面是銀票,就應了一聲,道:“給你們就收著吧,這是老太太給兩個重孫輩的,不用入公帳,更不用給我。”
於是,兩個牙都沒長一顆的小東西逛一圈就變成家財萬貫的大富翁了。
安氏留了孩子親熱,霜娘抱著匣子和周連營回院子裡收拾一二,金盞替她解下外面的灰鼠披風時,她突發奇想,和周連營玩笑道:“一個孩子五千兩,這要是做買賣,可再沒有比這更暴利的了。”
周連營掃一眼金盞,金盞會意地擱下衣服退了出去,霜娘背對著他,還沒察覺有危機,自己把自己逗樂了正笑著,忽然整個人騰空而起。
她嚇得忙扭頭摟住他的脖子,結巴道:“你、你做什麼?”
周連營把她放到床上,表情很正經地回答她:“賺錢。”
第127章
皇帝要抬舉齊王的心十分火熱,因開了個不錯的頭,幾個月後陝西又起亂事的時候,就又把齊王派出去了。這回同去的是五軍營的中軍和前軍,皇帝想了個好聽的說法,說是京師駐軍久不經戰事,恐怕懈怠,有此機會,正當輪流跟著齊王出去歷練一二——中軍沒有輪換,因中軍負有保護主將之責,不論兵員裝備都是五軍裡的第一等,這是齊王的保命符,換了皇帝可不放心。
周連平若還在後軍的話,這回他是不用去的,然而不幸他上回為逃戰去抱了齊王的大腿,被齊王調到中軍來了,那時候得意,萬萬沒想到現世報這麼快:他想跟著齊王混沒錯,可不表示他想一直跟著上戰場啊!中軍不出戰可是要出京,一路吃不好睡不好,馬上顛得昏天暗地,想一想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腿敲斷了好逃過去,比劃了幾回,到底下不了這狠手,只得哭哭啼啼地跟著去了。
真去了又高興起來,因為齊王很肯抬舉他,又把傳令的差事給他了。周連平十分得意,動輒去弟弟面前顯擺一二——周連營這回手裡有兵,他傳令的物件當然也包括了周連營領的那一隊兵。
對他話語裡的挑釁,周連營從不生氣,只是一再嚴肅地告誡他:“四哥,你需心裡有數,太子殿下出宮習政,地位日益穩固,儲位是不可能再有變動的。如果你想上進,回京後我可以為你引見殿下,齊王那邊,你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他越這麼說,周連平越覺得被弟弟教訓,越是不忿,他不是個能藏心事的人,氣衝上了頭直接對著齊王說出去了,齊王認真聽罷,很是勉勵了他。
周連平受此鼓勵,找到了向齊王表忠心的好方法,橫豎不費一點勁,周連營再和他說什麼有關於此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