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臺嶺隘口被破,韃靼數萬騎兵馬不停蹄直奔南二十里之外的第二道長城關隘。
大明朝邊境地區建造的長城往往並非一道,有時候根據地勢和防禦的需要會建造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長城城牆作為縱深防線。宣府鎮的位置極為重要,乃京師之門戶,所以在韃子兵馬容易襲擾的宣府上西路邊境便有數道長城關隘。
韃靼大軍奔襲的第二道關隘是新開口堡和新河口堡。此二堡扼守萬全右衛城。在虞臺嶺烽煙示警之後,駐紮於此二堡的兩名守備李稽和穆榮得到警訊,立刻組織兵馬準備前往支援。
他們本以為以虞臺嶺隘口地利之險,怎也要撐個半天一天的。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整頓兵馬出隘口救援時,便得到了虞臺嶺失守,韃子兵馬正朝著新開口堡和新河口堡奔襲而來的訊息。驚惶之下,他們立刻折返,下令準備迎敵。
巳時時分,韃子先頭騎兵已然奔襲到達,雙方展開了殊死的拼殺。
和虞臺嶺隘口相比,作為第二道防線的新開口堡和新河口堡的城垣便遠遠沒有那麼高大堅固了。當年土木堡之變,瓦剌人從赤城破關而入,一直打到了宣府鎮東路的永寧城。那已經是在居庸關前了。整個宣府鎮幾乎全部失手。瓦剌大軍撤退之後,宣府鎮所轄所有寨堡幾乎被搗毀殆盡。在那之後,大明朝廷陸續新建和修復了眾多寨堡。但因為財力不足,許多寨堡的防禦至今尚未完全修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