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戰役結束之後,朱慈烺是飯也能吃飽了,睡覺也能睡得香了,處理起朝政事物也有幹勁了。
這天正翻到一份水利部的治水規劃,今年冬天,大明利用枯水期再次大修了淮河。
因為黃河奪淮入海的影響使得淮河的河床抬高,中都入海段更是連一條像樣的入海口都沒有。
這些年來淮河一直靠著運河走長江入海或者由蘇北總渠分流入海。
平常年景還好,一旦出現大的洪澇災害,其流速慢,沿途形成一片片的汪洋澤國,就像洪澤湖,聽名字就是,洪水在這裡形成的湖泊。
淮河的中上游,這樣的湖泊還不少,例如河南的宿鴨湖等,尤其是中游地區,形成了大量的洪水胡泊。
為了保障不淹沒中都鳳陽,以前的明人選擇的就是在上游提前洩洪,形成蓄洪區。
不過那個時候官府也沒有說法,也沒有救濟,每一次洩洪對於百姓都是一次苦難。
朱慈烺先後三次修過淮河,在崇禎九年的時候財政還緊張,朱慈烺就特意撥款用於河堤加固。
後來登基之後第一和第二個五年計劃都有把淮河列為治理工程。
第一個五年計劃只要是遷出人口,把那些處在洪澇災害波及區域的百姓遷移出來,或者安置或者遷移,或者乾脆就送到新大陸那邊。
第二個五年計劃只要是疏通,把淮河中上游地區的蜿蜒河道取直,把淺談地區挖深,增加可通航里程。
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目標是在現有的淮河大堤之外再修一條更寬更大的大堤,防洪的標準至少要五百年一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